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

其實可以系統 就是一種思考的方法

最近在凌晨三點左右,把「可以系統」的企劃應用法的基礎架構完成,過了兩三天後,我突然想起,在高中時期的一種想法,我一直想找到一種思考的方式,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,因此我對於企劃有高度的興趣,但是在後來近二十年的成長經驗裡,也沒有找到讓自己覺得能夠應用在各個方面的思考方法,因此我突然的感覺是「這不就是一種思考的方法」嗎?
而且又是可以簡單的紀錄下來,還可以水平、垂直、立體延伸,也能簡單的建立紙張型資料庫關係,也方便建立電腦資料庫的關聯。
所以這似乎就是我二十多年來想要的一種沒有主觀意識的工具!

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

找到最關心 時間自然產生

參與課程的朋友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,發現如果是找到「自己最關心的事」自然可以產生足夠的時間,我們在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?
在我們還沒有進行學理分析前,反倒是一本「三天搞定一週工作」的書,提到「時間密度」的現象,這是一位親身達到許多目標的女性創業者分享經歷的書籍。
非常有趣的是,許多經驗與我們運用的方式,都有不謀而合的情形。
上述參與課程的朋友,也提到自己前二次寫下的事情超過20項,經過三個禮拜的過程,到最近一次課程事項已經變成8項,而且覺得事情會自動跟進或改善。因此發現只要朝向這個目標,就會有改善,因此對於這樣的分享,等於從實務中看到印證。
我們也拍攝了一些活動的照片,讓大家可以自己觀察一下是否在正面的情緒中互動。
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.tw/home?hl=zh-TW&tab=wq

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

自然產生行動了 可是時間不夠用

這是我們過去在規劃許多專案也會碰到的問題-想做的多,可是資源不夠、時間不夠。

有一則故事一直在我中留有印象,當然我省略一些文學修飾的過程了:

一個小孩詢問爸爸一個小時可以賺多少錢,小孩接著跟爸爸要借比二個小時的稍微少一些的錢,這個爸爸的反應是-我賺錢很辛苦,你為什麼要借錢,情緒上不是很高興。直到小朋友說清楚因為他想要跟爸爸相處兩個小時,而扣掉他的儲蓄還不夠那些金額所以他想要借錢。這個爸爸的情緒出現極大的改變......

這個故事在我沒有結婚前就看過,當時已經有些感覺在,當我有小朋友以後,這個故事在我心中的份量就更重了些!

我在第五項修鍊與成功有約中,甚至平衡記分卡,都看到了「角色」與「選擇」的問題,同時面臨相同的問題,就是時間不足,雖然有時候可以透過拉開距離,保持一些清醒,從而做一些選擇。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沒有力量來處理「選擇」,甚至是因為「財務問題」導致「沒有選擇」。
因此,第二階段課程我們開始導入時間資源,來找到自己解決時間的方法,並且開始應用。

自然產生行動的動力來源










我們依據自然產生動力的核心,來思考,很自然的回到自己的內心想法。一般常見的想法發生在兩個方向,一個是「我缺乏的東西」,一個是「我需要的東西」,兩者雖然接近、但是仍然有所差別。
如果我們從這個方向切入,會讓你覺得有意願的感覺,顯然不是在「缺乏」上、因為這個詞語的感覺沒有動力,而是將焦點從因「缺乏」而瞭解「需要」,進而達到「可以獲得」,所以從基本的感覺出發,透過審視自己的感覺變化,我們發現可以找到自己覺得有動力的方向。



例如,下列的討論:







如同從小時候開始從爬行到步行,每個人都有練習與熟練的過程,因此上述過程也需要我們投以「練習」的過程。
假設我們要開一扇門,世界上可以有無數種方式,門的形式種類也可能無數種,而我們希望找到可以節省時間的方式,就會運用到一些資源或是工具,例如找朋友一起來推開、找會開鎖的朋友來開門,或是自己先試試看門是否上鎖再決定方法,甚至身上現有的鑰匙就可以開門。
因此,一個「循自己的次序」、「一步一步進步」、「簡單的留下學習紀錄」的想法,衍生出我們現在應用的工具。
一張「更接近自己想要的樣子」表格。
一個運用上述多功能表單的方式。
所以我們第一堂課:把想法透過工具,來具體呈現並且連接到自己的動力。
而且有趣的地方在於:
因為工具極簡化,所以入手快,而「寫下東西」是大多數人可以輕易做到,因此就這樣輕鬆的找到自己心中的想法,所以大多數的朋友發現原來可以更簡單讓自己「心想事成」。
我們發現當一切從自己出發,而且工具、過程包也遵循這個方向的時候,很多力量自然就產生了。

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

能不能不要規劃行動,而是自然產生行動

我討厭被規劃、被激勵、被要求,但是我可以接受「溝通」、「協助」、「討論」,所以我個人不喜歡規劃自己去做一些我不喜歡的事,可是在教育上的要求,社會一般的反應,好像都是要求人們要配合,所以我一直在思考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的原則如何運用在眾人平等、但是又在擁有效率的前提下。
從上述概念出發,我們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是,什麼情況下才會自動自發,答案通常是自己喜歡的事,但是社會上許多反應會是「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能賺到錢」,我在問題上也掛住蠻久的,後來想法變成,或許是因為「大家不知道如何讓喜歡的事變成可以賺到錢」,因此有了想法以後,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,不過「如何賺到錢」,還有「賺到足夠的錢」,看來在社會上已經是一個大顯學,有太多教人成功的課程或是名人自我分享。
但是我討厭被規劃、被激勵、被要求,但是我可以接受「溝通」、「協助」、「討論」,所以我想問:「能不能不要規劃行動,而是自然產生行動」
那麼自然產生行動的原因是什麼?
行動之後的下一步是什麼?
如何自然產生?

自己最關心的事(感覺是最重要的指標)

其實這個主題是從大家耳熟能詳的「夢想」發展而來,問題在於「夢想」這個名詞,可能用於太多的心靈成長或是激發的課程,因此大家的反應有些浮動,因此當我們把焦點修改為「最關心的事」,於是大家的感覺就出現了,而且有些時候需要再定義一個因素,就會變成「現在最關心的事」,然而其中還有一個重要關鍵,在於「場合」與「隱私」,這個部份如何拿捏,才能發揮「個人特色」與「資源合作」,我們發現確實在適當的現場,才能讓大家深有所得。

2008年8月1日 星期五

我想要一個簡單的東西-但是可以容納個別的彈性

當我還是無法不思考,我仍然想要找到一個簡單的工具來紀錄與分析自己,試過許多工具、書籍,但是「麻煩」、「不簡單」就把很多嘗試回復到原點,雖然我還是學習到許多東西,自然也內化了許多資源,不過想要解決的問題,仍然沒有獲得解決。
我依然覺得需要工具,但是又想丟掉工具,於是我又想到莊子提到的一句話「得魚忘荃」。
所以我還是回頭整理了,十多年來使用的工具、工具書、理論書等。
特別是管家賢先生曾經提過的系統表格,因為我上過管先生的課程、當時也參與工具的發展,所以印象更為深刻,但是在簡化的問題中,還是卡住許久。
直到近來有更多的需求出現,加上「情緒驚人的力量」這本書,似乎又讓我找到一些感覺,因此才在近日發展出。
我們正在近一步分享、成長的工具以及課程。

主題還是:更接近自己想要的樣子

發展順流能量&定位在好的感覺上1-您最關心的事
發展順流能量&定位在好的感覺上2-實現夢想的步驟
發展順流能量&定位在好的感覺上3-行動與時間資源的結合
發展順流能量&定位在好的感覺上4-分享與事業
發展順流能量&定位在好的感覺上5-合作力量大

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

其實這一切要從以前在中正高中一個微熱有些悶的下午說起

其實這一切要從以前在中正高中一個微熱有些悶的下午說起
那個時候我還在校刊社、已經離開班聯會、也在校外聯誼組織中,那天還是很悶,而且那是我第二個高二(意思就是我是留級了)。
我一直在想:
1.活著的意義在那裡
2.人跟人的差距在那裡(因為那時的聯考,中正是第四志願,因此我剛考上高中時就在想那第一志願跟我的差別是什麼?後來在中正進了校刊社、班聯會、畢聯會,過了一個比後來上了大學還要多彩多姿的高中生活,而且我把高中三年與大學四年的學制差別,也變成四年。不過這是後來的事)
在校刊社就會寫文章,因此不可避免的從採訪、專訪、專欄到最後自己創作,不過我不是文學型的人,因此寫出來的文字比較像短語:
例如:
創造來自兩個極端之間的擺盪,矛盾是為創造之母。
我一直喜歡這句話:人的年齡是由新觀念加諸的痛苦程度來衡量。
所以我對於寫下文字以後,感覺就消失了,感到很苦惱,既然寫下就消失,那麼我為什麼要寫,但是感覺來了卻又無法不寫。
因此那天我跟兩個同學討論了一、二個小時,雖然又得到一篇文字,可是問題還是沒有解決。
後來因為要帶班聯會,就開始研究星座,那時候有個同學,姓唐,現在是很出名的星座專家,但是高中還是找不到答案。
因為我喜歡自由,破壞規則,然而組織又需要規則需要制度,那時候不知道什麼是管理,我又想人難道不能站在平等的立場解決問題嗎?
那時候要辦不少活動,也因此廣泛跟其他前三志願的社團合作,所以疑惑日深,好玩的是日後跟這些朋友偶爾聊起,居然我給別人的印象是「長於分析」。
我因為無法找到答案,所以不得已找答案。
或許這是處女座的毛病,雖然我是921,已經好近天平座。

感覺不能留久一點?
人生的目的就在體驗感覺!
我高中四年的思考結論就是上面兩句話。

創造一個可以發展個人特色的思考工具

在20多年的思考中,以及想將有感覺 的書籍合併在一起的想法:
與成功有約系列
祕密
有錢人想跟你不一樣
情緒的驚人力量
搞定
與神對話系列
吸引力法則
心智圖法系列
水平、垂直思考
曼陀羅思考
第五項修鍊系列
80/20
好人變成有錢人
黑川康正
個人管理系統
富蘭克林
保險銷售
運用近16年之系統表格經驗

我們發展了一個簡單「東西」-一張叫「更接近自己想要的樣子」的工具

以及「課程」